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企业要进行战略管理,首先必须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和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依次为基础和出发点来制订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
从广义上来说,我们把外部环境定义为企业范围之外,而有能力影响企业的一切因素。
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环境
例如,消费者品味的改变、政府变更、新法律的颁布、市场结构变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过程的变化等,不胜枚举。
企业应付和处理这些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是企业能否生存的根本问题。
总体环境和具体环境
总体环境:包括那些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其相关性并不一事实上特别明显,例如,政治状况、经济因素、法律制度、社会和文化因素等。
具体环境:指对企业的效益直接相关、并影响企业能否实现其目标的外部因素,一般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法规、工会和同业公会。
实际环境和主观环境
实际环境和主观环境是可以区别的,其中实际环境是指客观上存在的环境,而主观环境是企业经理人员主观认为的环境。道恩等人在一九七五年的研究表明,实际环境和主观环境之间交没有很高的相关性。
可以预料,经理人员因其背景、教育程度、工作历史不同,以及所负的责任不同而对环境的认识不尽相同。例如,公司会计主任和人事经理对企业的看法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企业要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机会及需要避免的威胁。因而,企业要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审视,以求列出各项机会和威胁。这一过程被称其为“外部审查”。
在外部审查过程中,企业首先要收集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趋势方面的信息。企业会有专人负责留意各种各样的信息途径,例如,杂志、贸易刊物、报刊、联机数据库、图书馆、大学、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竞争对手以及其他重要来源。这些人员可以定期向负责外部审查的经理委员会递交审视报告。
信息经过评估,所涉及的问题将提交专门负责确定机会和威胁的经理进行反复讨论,并就所确定的机会和威胁因素,制定关键行动方案。例如,通过外部审查,发现基准率可能会提高,那么,所要采取的方案可能会是降低企业的负俩风险。
主管制定评价要素的要理们根据要素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并就那些关键的致胜要素在公司内部进行广泛的传达和分配。
本网下载频道的资料是由会员发布分享,仅为提供给感兴趣读者学习研究使用,不代表本站同意该文档资料的立场观点。任何人不得把本网频道的资料作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