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也正是在“三性”原则的指导下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西方商业银行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体系和方法,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在这一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了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演变过程,基本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并能够加以运用,对于现代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利率风险管理,本书将在第16章给予详细阐述。
商业银行经营高负债率、高风险性以及受到严格管制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原则不能是单一的,而是几个方面的统一。通常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就是在保证资金安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盈利。这又称为“三性”目标,“三性”既“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安全性原则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为实现安全性目标,商业银行要做到以下几点:
1)筹措足够的自有资本,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2)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3)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需要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
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
本网下载频道的资料是由会员发布分享,仅为提供给感兴趣读者学习研究使用,不代表本站同意该文档资料的立场观点。任何人不得把本网频道的资料作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了解更多>>